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情况、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docx

免费试读

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情况、存在问题

及对策建议

江苏段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杭运河通航里程最长、货流密度最大、运输效益最好的航段,是沿河各地工业用水和航运的重粟水道,同时也是部分市县自来水厂的取水源。总体来着,江苏段运河水质介于I-IV类水质之间,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根据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关于京杭大运河不周区段水质情况的报告,江苏段水质相对较好,但整体水平仍然不如浙江。其中,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地势较低,属于太湖水网,周边工业企业发达。江南运河入苏州时,水质已经为IV类,入境后沿途汇入清流较少;且由于太湖禁止排放污水,一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河网,汇入苏州段运河当中;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不能自动稀释、降解达标,水纳污能力十分有限。诸多原因导致苏州段运河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目前,苏州运河水体指标基本处于IV-劣V类水质标准,氨氮、总磷等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水质要求。另外苏州段运河存在六种重金属超标,综合潜在风险指数依次为:汞>镉>砷>铜>铅>铬,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老运河段>下游段>城区段>上游段。总体上看,大运河江苏省段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统筹规划。京杭大运河沿河江苏省境内8个地级市。受经济基础、自然禀赋等条件影响,环境保护总体上仍处于“各自为战”、“单兵作战”的状态,区域间统筹协调和联防联控能力仍需加强。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建立独立、权威的跨区域生态治理机制,以统一管理京杭大运河区域范围内的生态治理问题。

二是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运河沿线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增加、航运及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部分河段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等一系列突出性、复杂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恶化,大量河道废弃干涸,被改作他用,甚至成为倾倒垃圾的场所。运河周边绿化水平不均衡且无连贯性。2018年苏州统计年鉴显示,近几年苏州人均绿地面积分别为15.31%、15.01%、14.40%,明显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三是生态环境风险问题突出。江苏段是京杭大运河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段之一,日均通过船舶8000艘次,航运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同时存在极大的船舶突发污染事件风险,运河上现有的船舶污染处理处置工程和应急预案尚不能满足环境风险形势,缺乏建立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突发污染事件,应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以防影响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是社会参与度不高。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水域环境保护治理只要求政府对本地环境负责,这不仅是导致跨区域水治理难题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组织和个人无法全面参与治理的根本原因,这严重阻碍了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大运河的保护工作当中。

对此,建议:

一是国内加强“五水统筹”。当前,《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当前正在进行中。根据“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对京杭大运河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五水统筹、协同共治的战略决策,在做好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资源控制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水景观与水文化融合提升,做到“五水统筹”、协同共治,促进大运河的整治与发展。以浙江绍兴运河园为例,它就是文化与景观融合的典型代表,2002年以来,绍兴市以“运河文化、生态文化”为主题进行全面整治,创造古运河历史韵味,实现景观建设与水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的融合。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成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示范工程。扬州三湾湿地公园也是生态保护的典范案例。三湾湿地生态中心建设前水污染较为严重,开工初期,单就清理污泥就多达18万立方米,为进行生态修复,三湾公园开发建设了湿地水净化塘、透水路面及雨水收集池,同时在内河放养螺丝等对水体进行修复。经过生态修复,三湾公园目前出水水质检测已达到II类水标准。

二是省内强化综合治理。针对京杭大运河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建议强化政策导向,加强联防共治与政策引导,推进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向高质量发展,在水体污染控制、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水质稳定维持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河段、不同情况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以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示范带动效应。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控制大运河沿线污染排放。发展绿色农业,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形成具有高效、生态、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现代都市型农业。提高环境监管及应急水平,加强京杭大运河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定期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提高和预防突发环境事故的处置能力。如北京自2013年以来就结合不同阶段发展现状,先后实施了3个3年污水治理行动计划。2013—2015 年,以提高中心城区和城镇地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为重点,重点实施再生水厂、配套管线、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和临时治污工程等四大类;2016—2019年,以城市副中心、城乡接合部地区、重要水源地村庄和民俗旅游村庄等为重点,完善城镇地区管网,狠抓黑臭水体治理,并开展城市副中心“16+2+6”水环境治理;2020—2022年,则以以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小微水体整治、合流制溢流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

三是各市突出因地制宜。京杭大运河在省内共有徐州、宿迁、淮安、扬州、常州、镇江、无锡、苏州八段,每段水域受各地的政策因素、生产因素、自然因素等要素影响所造成的污染源头各部相同,在强调全国“五水统筹”、省内“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各地也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理政策。如京杭大运河苏锡区段水体指标基本处于IV-劣V类水质标准,污染水平较严重,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保证水环境的安全。为此,应当着手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加强水生态修复工作,着力推进水体整治工程;同时加强水环境监管,建立联防联控的环境监管体系;增加社会参与度,提升环境问题的群众监督水平

 

 


此文章为免费素材,可以免费观看全文,电子版0.01元购买即可下载

浏览量:${art_info.hits_amount}
评论:${art_info.comment_amount}
点赞:${art_info.praise_amount}
收藏:${art_info.collection_amount}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 暂无数据